太阳在各个时辰的方位
各人都晓得二十四骨气和历法亲密相干,但有很多 友说不明白到底是一种甚么样的干系,很多人更不明白二十四骨气属于历(夏历)、农历仍是属于阳历。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二十四骨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的发明,为我国所特有。它精确地反应了太阳在黄道上的地位,活泼地表现了地面上寒来暑往的轮回法则,抒发了人与天然宇宙之间奇特的工夫看法,蕴中华久长的文明内在和汗青沉淀。
远在殷代至周初,就已经使用土圭丈量中午日影长短,断定出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四个最主要骨气。到战国后期,在春分、秋分和冬至、夏至的中心加之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骨气,这八个骨气表标出时节的转换,明白地划分出一年的四时。到汉代初,就有了和当代完整同样的二十四骨气的称号,辨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骨气是反应一年中季候、气象、物候变更法则和用来指点农业临盆的的常识系统,那末它与一样反应气象变更、物象差别的历法有甚么干系呢?
二十四骨气属于历法的范围,是反应以一年为周期气象、物候变更进程的历法。请留意,这里的“一年”分外关头,这里的一年既不阳历(夏历)年,也不积年,而是指阳历的一年,即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回归年。由于春、夏、秋、冬一次轮回,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响,人们看到的是太阳沿黄道运转一周,即文学上所讲的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二十四骨气在天文学上的寄义是把黄道分为24段,段和段之间有一个分点,太阳在天空布景上视运转到一个分点上,就暗示到了一个骨气。
我们晓得一个回归年约为365天,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为360°,等分365天和等分360°哪一个更科学呢?古代天文学家把365天等分为24平分,每平分15天多一点,即每过15天多一点,就到了一个新的骨气,这个叫“平气法”。如许等分后问题呈现了,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卵形的,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核心上,公转速率有快、慢之分,这就招致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转速率有快有慢。炎天时速率快,从春风到金风抽丰,不是恰好半年,而是186天多;冬季时速率慢,从金风抽丰到春分,也不是半年,而是179天多(见下图)。如许就不能包管日夜等分呈现在春风和金风抽丰这两天,这分歧历法的规则。
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速率
而拟定历法的人不是等分365天,而是采纳历的“定气法”,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等分为24平分,即等分360°,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即以春分时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地位为黄经0°,每隔15°为一个骨气(见下图)。如许规则后,春分和秋分必定在日夜等分的那两天,夏至必定是白天最长的那一天,冬至必定是白天最短的那一天,二十四骨气也和实践的天象相同等了。但这要规则后,每一个骨气的天数又不相等了。冬至先后太阳视运动速率快,一个骨气只有14天多,夏至先后太阳视运动速率慢,一个骨气可达16天多,尽管天数几许不等,但暗示了太阳的实在地位,与一年中太阳辐射的变更有了牢固的干系,而太阳的实在地位和一年中的辐射变更恰是形成每一个骨气物候变更、气象特色的基本缘由,更合农业临盆的实践状况。
二十四骨气的划分
显而易见,二十四骨气实际上是一个“时辰”,而非“一日”。以本年顿时就要到来的寒露骨气为例,寒露在黄道上的具置为黄经195°,本年寒露的工夫是10月8日 09时38分53秒,这一时辰的天文学意思是太阳的中间在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于10月8日 09时38分53秒运转到了黄经195°的地位。
由此可见,二十四骨气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法则拟定的历法,属于阳历的范围,故二十四骨气在阳历月份中的日期是相对于不变的,变化不大,上半年在每个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在每个月的8日、23日,先后相差1—2天。
文章《时间与太阳方位的关系 太阳在各个时刻的方位》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