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姓,其源皆出自福建莆田。而福建莆田的方姓,其根则在河南。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是方氏的王谢。
方姓根源首要有两支:一支源出姬姓。周宣王时,南边荆人不遵从周代的号召,周宣王便派上将姬寰去挞伐。姬寰,字方叔,是周代的元老,德高望重。这次他受命征讨荆国,因为批示妥当,周军势如破竹,一路获得成功。很快就迫使荆人投诚,停息了南边的兵变。为了表扬姬寰的功劳,周宣王赐他的子孙以其字“方叔”的第一个字为姓,即方姓。厥后,姬寰的子孙便以方为姓。其二是说太古炎帝神农氏的后嗣有个叫榆罔的人,其协助黄帝伐蚩尤有功,于是黄帝就将他的儿子雷封于方山。雷的儿女便以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方。
四方拓潮
潮汕方氏,其源出福建莆田。方姓在潮汕的蕃衍流布,首要有四支。
一是普宁洪阳濂溪派别。
普宁洪阳濂溪派别的鼻祖是方瑶,字伯玉,号濂溪。宋建中靖国(1101)隐正人,世居福建莆田。方瑶一家为福建莆田的各人王谢,因有显爵而被授诸生。方瑶少年就才气过人,其诗文甲于同流。然因金国入侵,兵荒马乱,方瑶虽有才气但无意宦途,而爱好游山玩水,吟诗刁难。后偕昆弟游潮汕三邑,路过潮阳厚屿(今普宁洪阳)时,被这里的风光迷住,便携家属来厚屿安家落户。厥后,其子孙便在厚屿(洪阳一带)衍殖。明弘治元年(1488)方瑶第6代裔孙方清隐由厚屿搬家潮阳洋乌都仙港(今司马浦镇仙港村落),是以潮阳部份方姓乃方瑶以后。
二是潮安仙庭方氏派别。潮安仙庭方氏派别之开基祖为方动。方动原居福建莆田刺桐巷,是刺桐巷开基祖方叔的第九代裔孙。南宋绍兴年间(约1150),其兄方渐来潮为官海阳县尉。方动便随兄接事。后方渐改知梅州,方动并未随兄去梅州,而是在潮安居下来,并创乡于海阳县登云都沙埕(今潮安县浮洋镇仙庭乡)。创乡至今已近900年,世代蕃衍,传至今已30代。此中潮安县浮洋镇木井、陇头;庵埠竹围和内文方厝;江东镇樟厝洲;磷溪田厝;潮州市内及东津;普宁涂洋;澄海信宁及外砂;汕头陈厝合方厝陇;丰顺东皆系方动以后裔。
三是惠来方氏派别。
开创报酬方骥之。方骥之为福建莆田人,于宋朝淳熙十年(1183)授潮阳县丞,不久调任东莞。在往东莞接事途中突遇盗寇而可怜去世。因方骥之生前为官廉洁,无钱护柩归里,只得当场埋葬。其子遂就近择地而居,落籍于潮阳丰欢乡之惠来。明朝时期,其裔孙方平野由惠来迁创于潮阳隆井都溪尾(今潮阳沙陇镇石坑);清康熙(1662-1722)年间,方骥之裔孙方玉池由惠来赤澳迁创于黄陇都美林村落(今两英镇美林)。
四是揭东登岗涵涛方氏派别。
其鼻祖为方真,字仁,于南宋理宗六年(1233),为避战乱由福建莆田涵江来揭邑,卜居于揭邑桃都溪围涵涛(今登岗镇涵涛村落)。为不忘渊源根系,村落名第一字取原“涵”字,第二字取有江必有涛之意,。江涛兴发奔驰,意为子孙世世代代长盛不衰。清嘉庆十三年(1809),方真第14代裔孙方卢仕由涵涛迁创于潮安浮洋镇南门桥村落(今刘厝村落)。除了上述四支首要门户以外,另有很多方氏派别。如揭东县登岗镇方坑村落方氏。其鼻祖为方桃溪,于南宋年间做生意入潮路过此地,看到方坑地舆环境精美。既有山又有水,群山联贯,形状万千,遂携家属由福建莆田来此定居创业。
生齿散布
潮汕方姓生齿约11万多人,分布于汕头、潮州、揭阳三郊区镇。此中生齿最多的要数揭阳市,约7万余人,首要会合在普宁、惠来及揭东;潮州约2万余人,首要会合在潮安;而汕头约2万人,首要会合在潮阳及澄海。
文章《方姓出自哪里 方姓的来源是哪里》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