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中华姓氏之一,属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先出自妫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为古帝王虞舜以后,鼻祖是袁涛涂。
袁姓起源于河南太康,西汉初年,孙袁爰,百口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本地王谢。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魏晋南北朝期间,袁姓迁往河东太原、京兆、华阴、河北东光、襄阳、彭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很多居于华夏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官吏而散居江南各地。唐宋期间,袁姓仍为华夏大姓,这一期间,另有部份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宋末,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今后,袁姓子孙展转徙居到全国各地。
现在,袁姓人在全国散布普遍,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较多,约占全国汉族袁姓生齿的54%。
袁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59位。据2016版《姓氏名流故事》,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33位,生齿约有700万,占全国汉族生齿的0.54%
袁氏的七大来源
来源1、袁姓源于妫姓,出自西周期间陈国建国君主陈胡公满之裔孙伯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唐代学者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载,袁氏源于“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以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幼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字或者作‘爰’‘辕’, 其实一也“。因为上古期间,爰、袁、辕、猿、榱、援同音同用,所以爰姓也作袁姓。
来源2、袁姓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天子寓所辕邑,属于以居邑称号为氏。
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共族擅制造大车辕,驾车周流全国,故而称轩辕氏。其寓居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定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世称“行辕”。轩辕氏初定都于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郑州),在所居之地,有族人以辕为名命称其邑,后称为袁邑。厥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是为河北袁氏。
来源3、袁姓源于改姓,属于父老赐姓为氏。
据史乘《明史》记录,明代崇祯年间,山东东明人袁葵任洪洞县令时,在灾荒之年收养了数百个苍生抛弃的幼儿。灾荒事后,袁葵又让苍生们各自把孩子领归去。在袁葵离职时,这些苍生纷繁抱着曾经被袁县令哺育的亲骨血,诚恳请求让这些孩子随袁葵姓。请他逐个赐赉他们名字。袁葵满意了他们的请求。这些外姓的后嗣子孙为留念袁葵的恩义,大多世代称袁氏。
来源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期间北魏王朝皇族拓跋氏族,属于以氏族称号汉化改姓为氏。鲜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八年( 494年)迁都洛阳后,鼎力奉行汉化变革政策,此中即有胡姓汉化的内容。他将皇族姓氏“拓跋”改成汉姓元氏,成为朝中第一姓, 本人就称为元宏。到了隋朝期间,一些拓跋氏后嗣已经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差别,故而有称袁氏者,世代相传至21世纪。
来源5、源于高车族,出自魏晋南北朝期间高车族袁纥氏族,属于以氏族称号汉化改姓为氏。
来源6、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代期间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属于以氏族称号汉化改姓为纸。
来源7、源于其余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入散布。
片断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络小编,
文章《袁姓的起源 袁姓的来源历史》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