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姓的根源
1、根源有三。
一、系自姒姓。
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后缗方娠,自窦(即孔穴)逃出,奔有仍氏,故地在今山东济宁,而生少康。少康生二子日杼、日龙,龙于复兴后留居有仍氏,遂以窦为氏。姒姓窦氏的汗青约莫有3500年。
二、源自地名。
古地以窦名者甚多,窦氏必以地为氏。此中最出名的是窦州,唐贞观八年改南扶州为窦州,故地在今广东信宜西。
三、异族基因的流入
窦姓氏族中从汉、晋开端陆续融入了其余民族的血液。洛阳窦氏,为魏晋时氐族大姓。河南窦氏,源出鲜卑没鹿回部,随北魏孝文帝徙居洛阳,遂为洛阳人,并改纥豆陵氏为窦氏。东晋末后秦姚苌时,南羌也有窦姓。唐代天宝年间,赐西突厥王阿悉烂达干姓窦氏。北宋时西夏党项人也有窦姓。不断到清代早期,满洲人、蒙前人中均有窦姓。而西南的佤族、傈僳族和壮族中的窦姓,多为汉人融入的成效。
2、迁移散布,凑集地
宋代期间,窦姓约莫有10万余人,约占全国生齿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位。那时首要散布于河北、陕西、山东,这三省窦姓约莫占了窦姓总生齿的80%。其次散布于江苏、山西、河南等地。河北为窦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窦姓总生齿的47%。全国的窦姓根本会合在北方。
明代期间,窦姓生齿约莫有5万5千,人数急剧削减,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今后。山东为窦姓第一大省,约寓居了窦姓生齿的35%。全国窦姓首要会合于山东、江苏、山西,这三省约莫占全国窦姓总生齿的80%。其次散布于河北、安徽、湖南、河南、浙江等。窦姓生齿首要偏向是由北向东南地域迁徙。
3、郡望堂号
窦姓的郡望有观津、河南、扶风、河西。
窦姓的主要堂号有“五桂”,“五桂”堂号典出五代后周窦禹钧。
窦禹钧官谏议医生,他的五个儿子都登了高科,人称“窦氏桂”。有诗一首赞美:“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謦芳。”
4、窦姓血型
窦姓人群总的血型散布是:O型占33%,A型占28.4%,B型占29.5%,AB型占9.1%。
5、今世窦姓的散布
今世窦姓的生齿约莫有38万,为第二百一十九位大姓姓氏,约莫占全国生齿的0.031%。自宋代以来的1000年中,窦姓生齿的添加率是呈降低的态势。今朝窦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约莫占全国窦姓生齿的12%,首要散布于江苏、河南、河北、甘肃。这四省会合了窦姓生齿的44%。其次散布于山东、山西、云南、陕西、吉林等地。全国构成了以苏豫冀为重心的窦姓散布区。 ()
在苏鲁中部、安徽东段、天津、河北东部和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吉大部、黑龙江、河南北端、山西大部、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川黔南段、云桂大部,窦姓占本地生齿的比例约莫在0.08%以上,中间地域能够到达0.3%以上,以上地域掩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寓居了约莫56%的窦姓人群。在河北大部、北京、内蒙古中东和中西、辽吉东部、山西北部、陕西中部、川渝大部、云南西部、贵州中部、广西北部、广东西南、海南、豫鄂皖大部、浙江西北、上海、江苏南北两头、山东西部和东段,窦姓占本地生齿的比例约莫在0.04%—0.08%之间,以上地域掩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5%,寓居了约莫35%的窦姓人群。
文章《窦姓的来源》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