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关于哈尼族的资料 哈尼族简介概括

分类:算命作者:缃洎怞2025-02-25553

云南特有的民族——哈尼族

哈尼族具有久长的汗青,与彝族、拉祜族同等源于古代羌族,属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和夷”;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言语为哈尼语,中国境内首要聚居在云南红河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25》,现约莫有173万人。

经济(梯田)

提到哈尼族,开始想到的肯定是斑斓的哈尼梯田。梯田固结着哈尼族久长冗长的汗青,积淀着丰富博识的文明和维系着庞杂多样的糊口,这简直成为了哈尼族的标记。


哈尼族首要从事农业,擅长种茶。哈尼族莳植茶叶的汗青相称长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著名全国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哈尼族地域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服装

哈尼族的服装具备光鲜的民族特色。衣服是用本人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成的。直到20世纪50年月,哈尼族服饰,不管男女老小均为蓝色和玄色。哈尼族夫君服装,各地各支系大要不异,普通穿戴对于襟上衣,宽松长裤,有的黑布包头。主妇服装纷纷,各地主妇服饰上身有长衣、短衣、斜襟、对于襟、有领、无领、有扣、无扣、长袖、短袖之分,下身则有长裤、中裤、短裤、长裙、中裙、短裙之别。

哈尼族服饰的粉饰和发式,是审美的需要,也是性别年齿的分野。夫君头饰、服饰粉饰均简略,头缠包头,身穿平民罢了,最多银币作扣,觉得粉饰。主妇则差别,发式有单辫、双辫、垂辫、盘辫之辨别,粉饰物丰年龄、婚嫁、生养、节庆的差别。

特征饮食

长街宴、暴腌芭蕉心(烹调时将野芭蕉的幼嫩茎心切细,参加适当盐巴和稀饭拌杂平均,放入瓦坛内腌渍1~2天,便可食用)、清汤橄榄鱼(哈尼族传统风韵菜,用橄榄树皮与小白鱼煮制而成)、竹筒鸡、炸竹虫等等

修建

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中,哈尼族建造被称为“土掌房”的土木构造住房。哈尼族人家普通都建有耳房,建有双耳房的修建构成四合院。这类住房有坚固的土墙,厚重的草顶。这草顶不只遮风挡雨,更加主要的是使住房内冬暖夏凉,透风枯燥。

通常是三层楼房。第一层多用于关养畜生(哀牢山区湿度较大,地气严重);第二层则住人,该层内靠墙隔出数室供人寓居,通常是房东佳耦及幼儿寓居;第三层,堆放食粮及储藏食品,该层是为顶楼,蘑菇形房顶使其具备精良的透风成效,食粮及其余物品不容易受湿宜于保管。

文明

哈尼族能歌善舞。乐器有三弦、四弦、巴乌、笛子、响篾、葫芦笙等。“巴乌”是哈尼族独有的乐器,用竹控制成,长6、七寸,7个孔,吹的一端加个鸭嘴形的扁头,音色深厚而优美。

跳舞有“三弦舞”、“鼓掌舞”、“扇子舞”、“木雀舞”、“乐作舞”、“葫芦笙舞”等。盛行在西双版纳地域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节拍明快,氛围浓郁,具备浓重的民族特征,是大众喜欢的一种跳舞方式。

节日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浩繁,最首要的是十月年和六月年。哈尼族以夏历十月为年初,过十月年,便是过新年,节期5、六天,多至半月。有前提的人家要杀猪、舂糯米粑粑。亲朋相互访问,有说亲的就趁这个节日请媒妁说亲,嫁出去的女人回外家看望。

六月年,红河地域称“苦扎扎”,是哈尼族的农业祭奠勾当,是哈尼族最主要的节日之一。蒲月、六月村落里简单发作疾病,田间简单蒙受虫害,因此打扫水井,夜正点燃松明火炬,照亮屋内,驱逐罪恶,火炬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又是一个高兴的节日,展开各类体裁勾当,青年男女则撵磨秋、荡秋千,对于歌舞蹈,纵情高兴。男青年还串游临近村落寨,竞赛秋千,行牛皮鼓动,繁华特殊。

节日的文明内在反应了天然物候的稼穑季节,表现了前辈的临盆糊口法则,各地哈尼族对于“苦扎扎”节的各种神话传说,反应了哈尼族前辈们借助设想或者空想对于天然力的妥协和对于抱负的寻求。

婚俗

哈尼族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制,在西双版纳比拟严厉。青年男女在婚前能够自在交际,谈情说爱。成婚要征得怙恃赞同,很多地域履行包揽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亲的习气——便是男女两边情投意合后,由两边白叟同走一段路,假如在路上没有碰到兔子、狼等野兽,就算订亲了。

如今开展情况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哈尼族地域的政治经济建立获得明显成绩,在农业、工业、民族教导、根底设备、医疗事业等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开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向导下,哈尼族的政治、经济、文明等各项事业都发作了翻天覆地的大变更,如今正在向着更加安康的路途迈进。


文章《关于哈尼族的资料 哈尼族简介概括》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432721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