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阳陵虎符
通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2.4厘米。
秦始皇一致全国后,颁布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天子,左在阳陵。”是对于符克制度的主要什物。相传山东省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国度博物馆。
“虎符”为古代帝王调动部队之信和物。授与父母官吏或统兵将领以兵权,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与,待要调动部队时,即派青鸟使持虎符的右前去驻地。父母官吏或者统兵将领两半虎符对于合,验明无误,即应出兵。虎符风行於战国、秦、汉。此件为秦朝之物。虎颈至胯间摆布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书曰:“甲兵之符,右才(在)天子,左才(在)阳陵”。阳陵为秦之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此件铜质,为秦始皇授与驻守阳陵将领之虎符。此件因年月已久,对于合处生锈,现摆布不能分隔,全体构成一艺术品。伏虎卧地,俯首前视曲尾上翘。虎符字体严谨淳厚,作风矜重,笔法圆转,具备很高的艺术性。
文章《阳陵虎符的简介和历史 阳陵虎符》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