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代,人们每每都是运用十二时候来盘算每天的工夫,比方子时是一天当中的第一个时候,子时的到来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端,那末子时三刻是几点,十二时候里的子时有几刻呢?
子时三刻是指几点钟
子时一刻普通认作子时月朔刻,即晚上十一点十五摆布开端,晚上十二点称为子正,属于子时中二刻,
子时指23时至1时。子时半夜,别名半夜、中夜:十二时候的第一个时候。(23:00-1:00)。中国的十二时候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古代分一日夜为百刻,子时一刻普通认作子时月朔刻,即晚上十一点十五摆布,子时三刻即是如今的十一点四十五分摆布。
十二时候里的子时有几刻
十二时候里的子时有8刻。古代一日夜划为十二个时候,又划为九十六刻,一刻约15分钟。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办法计时,把一日夜分为十二时候,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于应于本日的二十四小时。三更十一点到一点的工夫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他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候相称于本日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方才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候叫做“大时”,新工夫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今后,跟着钟表的遍及,“大时”一词也就消逝了,而“小时”却相沿至今。
文章《子时时辰 子时三刻是几点,十二时辰里的子时有几刻?》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