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证,是与梦寐相干的一类疾病总称。临床梦证包含如下三类:其一,以多梦、新奇怪梦为主症伴随必定的满身兼症者;其二,以满身其余病症为主症伴随分明梦的病症者;其三,在就寝时或者在梦中呈现的异样举动,如梦游、梦话、梦魇、梦尿、梦遗、梦交等。古今医治梦证的办法多种多样,可用中药、针灸等医治。
其临床准绳首要有如下几种:
1 谐和阴阳法阴阳均衡、营卫谐和是正常就寝的包管。病梦的呈现首先责之于阴阳失衡和营卫不和。因此临床医治梦证,首先要辨别就寝的情况,阳盛阴虚,则多失眠少寐;阴盛阳虚,则觉醒多寐。临床医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方药如交泰丸、六味地黄九等。针灸医治以照海、申脉、至阳、承浆、沟渠等穴为主。
2 宁心安神法心藏神,主血脉。神无所舍则就寝不安,灵魂不定而多梦。心火过旺,血汗亏虚,或者心气缺乏都可致心神受扰或者心神失养。因而《血证论》有云:“然灵魂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临床安神之法,可辨证施以清心安神,养血安神,或者益气安神之法。方药如大放心汤、茯苓丸、益气安神汤等。针灸医治以心俞、隔俞、神堂、魂门、魄户、大陵、神门、四神聪等穴为主。
3 调肝安魂法肝藏血,血舍魂。肝又主疏泄,喜条达。肝血缺乏,或者肝失疏泄,或者肝阴亏虚,肝阳上亢,都可招致肝魂不宁,而成多梦诸症。正如《吴医汇讲》所说:“《内经》梦事,虽分脏腑阴阳,大体总系心肝两脏为主,何也?未有神魂静而梦寐倒置者也。”调肝之法,可在临床辨证的根底上施以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平肝潜阳等法,方药如逍遥丸、酸枣仁汤、镇肝熄风汤等。针灸医治以肝俞、胆俞、隔俞、魂门、魄户、三阴交、风池、大椎等穴为主。
4 清热化痰法怪病多由痰作怪,痰热内扰,神魂不安是多梦、噩梦等梦证的常包涵因。临床各类梦证,如兼见痰涎壅盛、胸脘满闷不适、脉来滑数者,施以清热化痰之法,方药如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针灸医治以脾俞、胆俞、胃俞、魂门、魄户、大椎、丰隆、内庭等穴为主。
5 活血化瘀法血脉呆滞,肝失所藏,神失所养,故灵魂飞腾而多梦。别的,脑为元神之府,瘀血停滞脑络,则元神失养而致多梦。方药如血府逐瘀汤等,针灸医治以百会、风池、魂门、魄户、太阳、三阴交等穴为主。
文章《中医包括哪些方面 从中医角度谈对梦的认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