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个骨气中,既是骨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汗青上也是一个节日,但如今各地大多再也不过此节)。清明节的称号与此时气候物侯的特色有关。西汉期间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新洁白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发展此时,皆干净而洁白。故谓之清明。”尽管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代才构成,但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骨气早已被前人所看法,汉朝已有了明白的记录。
2017年清明节日期,过节工夫:2017年4月4日
2018年清明节日期,过节工夫:2018年4月5日
2025年清明节日期,过节工夫:2025年4月5日
2025年清明节日期,过节工夫:2025年4月4日
清明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二月与暮春之交,也便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主要的祭奠节日之一,是祭祖和省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约莫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汗青。受汉族文明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风俗。省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根本主题。
清明最先只是一种骨气的称号,其变为留念先人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份地域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考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主要的“时年八节”之一,通常为在公历4月5号先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往后及10日前10往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中华民国 当局明定4月5日为国定沐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省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而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恰是春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先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来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厥后民间亦相仿效,于这天祭祖省墓,历代相沿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牢固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明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同意列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苏州清明节吃甚么食品
酒酿饼
那时苏州有一张士诚(1321年-1367年),由于误伤性命,他带了老母逃命,那时正逢寒食节,又无处能够乞讨,几天没有进食了。他的老母饿得晕了曩昔,张士诚见就要被饿逝世而泣不成声。一名老伯见张士诚很孝敬,母子非常不幸,用家中唯一的几个酒糟糕做了饼给了他。张士成马的娘终于获救了。
几年后,张士诚在苏造反称王,想起那时的救命恩人,为了避免遗忘此事,张士诚命令寒食节吃酒糟糕饼,名叫“救娘饼”。厥后张士诚又被朱元璋生擒,在押往应天府的路上自杀。那时没有人再敢叫那饼为“救娘饼”,但是苏州人对于张士诚仍是颇有情感,悄然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至今苏州人春季另有吃“酒酿饼”的风俗。
白印糕
宋代驰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分非常穷。家无住房,只得在苏州天平山下的咒钵庵里栖息。一天吃三顿粥,每顿十三碗,一会就饿了。厥后他把粥盛在盘子里冻结,冻成一块一块的,饿了就拿出来吃一块,取名为“白印糕”。后人用糯米粉模仿范仲淹的“白云糕”做了方糕,是由此传下来。
青团子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季节食物,它恰是陈旧的寒食风俗的文明余存。苏州市传统文明研讨会副会长戈春源介绍说,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廓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物。
焐熟藕
焐熟藕酥中带糯,风韵奇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季节食物。据介绍,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迈藕,去节去梢,两端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牙签盖上钉牢。将藕放入锅内,参加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沙糖浆等食用。
清明螺
苏州民间俗语说:“清明螺,赛只鹅。”田舍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气,把螺蛳用净水浸去泥沙洗净,加葱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针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蛳壳扔到房顶上,转动声音能吓老鼠,有益于清明后的养蚕。
文章《2025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17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