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除夕守岁吃“金银饭”的习俗

分类:相术作者:人非草木2025-02-25730

  大年节之夜“熬年”,又被称为“守岁”,是我百姓间的传统风俗。古时分,守岁是为了驱除了百鬼,而现在,则是人们抒发辞旧迎新的一种方法。

  在魏晋期间,就已经有对于守岁的记录了。对于这个风俗的由来,另有如许一个传说:

  老天爷每逢大年节就会向人世大散金银玉帛,但愿全国苍生可以糊口充裕。那一刻,堤上一切的石头、砖瓦城市变为黄灿灿的玉帛。可是有一个前提,便是不行有贪心之心,人们必需把捡到的玉帛全数放在家中,直到次日天亮才干开门。


  守岁源于什么时候?《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先后文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立室,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于守岁风俗有很多描述。白居易《客中守岁》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也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代,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绘了守岁的情形。《东京梦华录》记栽:“大年节……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在民间,大年节夜,人们都有守岁的习气。也便是说,这顿大年夜饭要从掌灯时候开端吃,不断吃到深夜。依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录,吃大年夜饭的风俗可追溯到南北朝期间。

  那末,这顿大年夜饭又有甚么风俗呢?

  凡是来讲,人们城市将茶点水果放满一桌,这一大盘苹果的寄意便是。平淡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不断供到过完年,这叫作“隔年饭”,意为年年有剩饭,年年有余粮,岁岁朝朝粮不竭。并且。这盆隔年饭还要用大米和小米混淆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饭”,如许。煮熟的饭里有黄有白,寄意为“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除了了金银饭,人们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水果,也都各有说法:吃枣意为春来早;吃杏仁意为幸福人;吃柿饼意为事事快意;吃永生果意为永生不老……


文章《除夕守岁吃“金银饭”的习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67556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