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四月巳宫,丙火司权,壬为火土所燥,专取壬水,为比助身强次取辛金发水源,忌与丙火合化,又以庚金为佐。
春夏壬癸,气值休囚,然春水宜用庚金,夏水宜用比助,三春木旺,灰心过重,用印制食以扶身,三夏火盛,财旺身弱,用比劫分财以帮身,司令之气差别故也,次取辛金发水源,忌丙合化者,四月火旺,丙辛决不能化水,见丙合去用神,失起源之用,故又以庚金为佐也,若辛透丙藏,各得其用,即不用佐以庚金矣。
【口语撮要】
巳月的壬水,不得月令之助,大多为身弱。丙火茂盛掌权,要用壬水搀扶,兼用辛金生助日主,并且辛金暗合丙火,庚金也能够辅助。
【原文】
壬辛两透,科甲有准,或者去比留劫,癸辛出干,加以甲透,定主禀贡衣襟,无甲者繁华门下间人,百事不能接受。
四月火旺秉令,以比印两用为准绳,如丁火出干,合去壬水比肩,则宜用癸水,总之,四月壬水,不能专用印,火旺金熔,须以比劫为助,水绝无源,须有印绶相生,相互救济,方为上格,用癸辛者,更须有甲,丙能合辛,以癸为救.巳宫戊土临官,防其合癸,更须有甲为救也,无甲者,戊癸相合,反化为财,时价火旺,必定化火,辛金又为丙火所制,财旺身弱,依人度日,为繁华门下间人,本人不能接受也。
【口语撮要】
壬水、辛金二者都透干,会榜上着名,或者是癸水、辛金透干,甲木也透干,会有异路功名,取得显荣。若没有甲木,只是繁华人家的门客。
【原文】
如火多水少者,作弃命从财论,因妻致富,癸透无壬,主有残疾。
承上癸辛出干.无甲制戊,为财多身弱意.若火多水少,无庚辛印相生,水临绝地,作弃命从财论,若地支见一丑字,巳丑会局,庚金即有活力,壬癸有源,不作从论,此与亥月见末会局,木有活力,统一理也,务须留意,癸透无壬,滴水熬干,残疾短命之命也。
【口语撮要】
若没有壬水,木薄弱而火茂盛,叫“弃命从财”,由于老婆而致富兴旺。如有癸水透干,恐有残疾。如果四柱多金,壬水由弱转强,要用戊土才干名利双收,或者有异路权贵。
【原文】
或者四柱多金。逢生坐实,壬水变弱为强,用巳中戊土制之,科甲异途俱显,若见一甲藏寅,与巳相刑,名土木比武,小儿疾积。大人暗病,虽多金亦畏火矣,名利皆虚,终无创建。
逢生坐实者,支见申子,壬水永生,庚金得禄也,如支见巳酉丑金局,亦为坐实,四月火旺水衰,用辛壬,为格之正,四柱金水堆叠,壬水变弱为强,用巳宫丙戊.为格之变,同劫印化晋格,详四月癸水节,极贵之造.所重在戊土止水之流.如见寅字,甲木得禄,抑制戊土,寅巳申三刑并见,名为土木比武,用神被伤,时逢火旺秉令,金虽多,受制于火,不能制甲为救,故云虽多金亦畏火也,主名利皆虚。
或者多甲乙,宜用庚金,庚透者贵,庚藏者凡人。或者四柱全无丁火,多见壬癸,聪慧闻达,支咸水局者,大贵。
木多泄水之气,须以庚金为救,然用庚不能无壬癸比劫,不然,庚被火刑,不能破甲乙,笔墨简单,学者宜会其意。
四月火旺水绝,专用比印,见丁火合壬助火,见戊土合癸破壬,皆忌也,无丁而多见壬癸,虽无庚辛金,亦是聪慧闻达之人,支成水局,壬水变弱为强,专用当旺之丙戊,同上逢生坐实,大贵之格。
有厌无壬癸,奔腾轻贱,无壬水辛金者,贫贱鄙夫,惟合外格取贵。
总括上文,四月壬水,以印比互相救援为用,有印非常劫,火旺金熔,印绶比劫俱无,偏偏枯之局,惟合于从财等外格取贵耳。
【口语撮要】
如有寅藏甲木,与己土相刑,会有暗疾,唯一浮名虚利,难有所作为。或者是甲乙木茂盛,有庚金透干,为人有贵气,若没有庚金就没有贵气。若地支成水局,会豪富大贵。
壬水身弱,爱好用庚金,忌甲乙木,若壬水身弱入从势格,就算没有庚金,有甲乙木,也能够权贵。地支成水局,壬水身强,爱好用木、火、土。若壬水入专旺格,就爱好金、水。
命例剖析:
(1)壬午,乙巳,壬申,己酉
财旺生官,尚书。按壬水临申,自坐永生,又有巳酉会局,庚金相生,用巳宫戌土,格取财官,运宜金水,因年支逢午,乙己出干,同劫印化晋格而不地道也。
(2)壬寅,乙巳,壬午,乙巳
总督。按此造取胎元丙申,壬水通根,财官秉令,运转金水,贵为总督,寅巳申三刑,申富庚壬得力,寅巳宫丙戊当旺,书云三刑得用,威镇边陲,此之谓也。
(3)癸巧口,丁巳,壬寅,壬寅
主簿。
(4)丙辰,癸巳,壬辰,壬寅
土木比武,孤贫一世。按两造有壬癸而无庚辛,比印不全,缺乏取也。
(5)甲子,己巳,壬申。戊申
武状元。按此造支申子半水局,戊土出于,取食神制杀为用,己土合甲为病,喜壬申癸酉之运助之,故贵而就武。
(6)癸酉,丁巳,壬午,丙午
何丰林命:巳酉会局,癸水出干,专用癸辛,位至淞沪护军使。
(7)辛丑,癸巳,壬子,庚子
张学良命:劫印化晋格,晋化土也,四月火土当旺,而金水反弱为强,格式之奇,同于永乐,终身事业,出于庇荫(见四月癸水节),火土为当旺之神,变忌为喜,大贵无疑,惜运转北方,火土不得地,难免不偶之欢也。(此造一云己酉时,据靠近张氏者谈,曾经面询之,确是庚子时。)
文章《穷通宝鉴白话详解壬水生于巳月》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