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风俗学上的诠释这与“转世”传说有关,依照迷信的说法,人身后7天就会转生,每7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出世,所以身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若第一期后未得生缘,则要再等一期,如斯这般,7期为限,49天后除了灵。另有一种迷信说法是,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隘。为亡者“做七”,实是为了保护其顺遂抵达阴间,免做孤魂野鬼。在第5个“七日”,亡者最受累,所以又以“做五七”最为盛大。
从“做七”的丧俗中能够发明,这里的数字”7″充溢了悲情,与“人日”、“七夕”中的数字”7″所联系关系的“生”、喜庆的氛围恰好相反。
古代初期,”7″在丧俗中的身份很高贵。《礼记·王制》中有如许的说法:“皇帝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而其余人身后则不能运用这类礼节。为何皇帝的丧礼规则7天停放棺木,7月下葬?时人以为,”7″是“王者”的代表。古代帝王祭奠先祖普通设“七庙”,即《礼记·王制》所谓:“皇帝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也从侧面折射出先秦地帝王家对于”7″的崇敬。
文章《亲人去世守夜规矩 做七的规矩(民间亲人亡故后都有“做七”的风俗规矩)》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