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邵古代姓什么 邵姓的来源_出自姬姓_为黄帝、炎帝之后

分类:起名作者:滥情嫌疑犯2025-03-02920

  解读百家姓邵姓。追溯邵姓的根源,出自姬姓,为黄帝、炎帝以后。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现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生齿约300万,占全国生齿总数的0.24%摆布。邵氏名流有邵雍、邵飘萍等。

  邵姓来源

  汉语拼音:shào汉语注音标记:ㄕㄠ


  粤语拼音:SIU闽南语拼音:台湾seu5,厦门siau5,潮州sieu5吴语:zoh


  日语:しょう(siou)朝鲜语(韩语):?越南语:Thi?u


  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为黄帝,炎帝以后。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录,周初大臣召康公,周本家,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陈,被称为召公或者召伯。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与周公旦诸子凡是、茅、蒋、邢、祭、胙、卫和郑等国一同,盘绕古商代国都羁系商之遗民。厥后召公奭之宗子转封于北燕国,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三子南迁伏牛山东端南麓的南召,以别济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并,陕西的召被秦兼并。春秋后期公元前513年,召简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都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即以召为姓。此中有北上山西垣曲东的召原,再东北入河北易县北的古涞水城,又东迁山东惠民的邵城,这些均为召人迁移中的遗址。姬姓邵氏的汗青也有3100年。邵、召古时通用,史乘上普通汉代从前的多用召,三国今后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阳召人最先改用邵。依据习气,在今世的人群中已分邵、召为两姓,汉族中以邵姓为多。邵姓的正式运用汗青才2000年。因为这支为邵姓的主体,故然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鼻祖。


  据史乘《姓谱》记录: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以后有邵姓。属于以居邑地名为氏。


  出自芈姓

  楚昭王以后有邵姓。楚昭王诸器皆作“邵”。


  出自部落


  出于召(shào)方。召,商代时勾当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史称召方。约莫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时期,召方屡遭商的挞伐,西移到渭河和泾水之间,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召陈。商末周国鼓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史称召公奭,召方族人归顺于周。召、邵原为一姓,后分两姓。这支邵姓的汗青已经最少有3200多年。


  出自汉化

  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今瑶、彝、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邵姓。别的朝鲜半岛亦有邵姓的散布,可能是古代从中海内地迁移曩昔。


文章《邵古代姓什么 邵姓的来源_出自姬姓_为黄帝、炎帝之后》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7881104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