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郝姓来源(郝姓来历起源)

分类:算命作者:牛奶王子2025-02-27557

和中华民族绝大大都姓氏同样,郝姓也是一个根源极端庞杂的姓。

第一个根源,出于姜姓。炎帝神农氏有个大臣叫郝骨氏,这是一个复姓,厥后简化了,就变为了郝氏。商代晚期的时分,郝骨氏有个后嗣叫郝骨期,

被商王封在了郝邑(今山西太原左近)。不管是郝骨氏仍是郝骨期,他们的儿女都称郝氏。

第二个源流,源于子姓,听说是富商帝王帝乙之子,哨子期,封在郝乡(今陕西周至一带)。有如许的说法,子期的爵位是伯,所以又叫郝伯。他的后

代固然也姓郝,并且这一支是郝氏正宗。

第三个根源是古代其余民族融入汉族的,比方古代的党项族、鲜卑族、匈奴族、西南夷。《旧唐书・南蛮传》里边就讲:“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另有匈奴族,陕西延伸县就有良多郝姓匈奴族后嗣,依据1986年的统计,本地郝氏生齿靠近2000人,是本地的大姓之一。为何说这些人便是匈奴

族后嗣呢?由于在本地曾经发明过一通隋大业九年(613年)的《郝伏愿墓志》。墓志上写道,郝伏愿属于匈奴铁弗部,子孙留在了陕西。这便是有力的证据。

别的另有兄弟民族的改姓,比方满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都有改姓郝的。

在汗青上,郝姓不断是个典范的北方姓氏,往南迁徙比拟晚。秦汉之际,郝姓逐步向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这些地域迁移。魏晋南北朝时,尽管

社会动乱,战乱不竭,可是山西由于多山,本地郝姓遭到的涉及不大,所之外迁较多的是河北郝姓。晋朝末年,有支郝姓从太原迁到了润州丹阳(今

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小丹阳),传到第七代有个叫郝回的,在南朝的梁朝担当过江夏太守,所以这支郝姓又迁到了湖北安陆,这是一条比拟明白的迁移

道路。隋唐之际,郝姓在陕西、山西一带繁殖强大,构成王谢。北宋末年,山西汾阳有个叫郝章的画家,为了规避战乱,百口搬家到了四川。元末,

郝姓的大范围南迁也开端了。明初的大槐树移民,郝姓也位列此中,被迁往河北、北京、山东、天津一带。明清之际,郝姓的散布渐广。在本日,

郝姓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占多数,这三个省的郝姓占了全国郝姓生齿的60%,可见仍是个分明的北方姓氏。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期间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地点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域。北魏期间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都会、平遥市、温柔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域。隋朝期间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安定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今后宋代、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中华民国 期间为市,山西省城地点。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晒书堂:晋朝时分,每一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者虫蛀。郝隆那时为桓温南蛮从军,有一天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甚么,他说:“晒书啊!”人家奇异地问:“书在那里?”他拍拍肚子答复:“我的书都在肚子里呢。”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代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登基前召他讯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元世祖大悦,待继位后,即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曾经充国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平,居十六年归。在留宋时期,郝经著作甚多,其文丰蔚豪放。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氏“丰文堂”之由来。

字辈

郝氏晒书堂一支字辈:“忠心允敬大本克”。

郝氏一支字辈:“时保大选应明起玉永全连富耀(曜)林勇江宏晋庆高浩安团吉旺润国志春晓泽家兴百利培槐文有守壮坤洪广依瑜卫康登相”。

郝氏一支字辈:“本清继源诗书洪祥仁义发财安邦兴国”。

郝氏一支字辈:“文运洪开钟毓贤才荣家光国万世永怀”。

郝姓出的名流也良多,在这里简略介绍几个。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能跟诸葛亮较量的人不多,能让诸葛亮拿他没方法的人就更不多了,可是有小我恰好就做到了。谁呢?郝昭,字伯道,

是魏国的一个将军,山西太原人。“为人雄浑,身长九尺,猿臂善射”,射箭的人胳膊越长越锋利,他的手臂像猿猴同样,所以分外擅长射箭。郝昭

深有盘算,厥后经曹真引荐,镇守陈仓,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阿谁处所。让他守陈仓算是找对于人了。那时,诸葛亮的北伐雄师迫近陈仓,

先派魏延攻击。但打了半天,魏延基本拿不下来,诸葛亮盛怒,要把魏延给斩了,幸而被人拦住了。厥后诸葛亮派郝昭的一个故人去游说,但愿他

能投诚蜀国,被郝昭严词回绝。诸葛亮只好亲身上阵,用了十分多的攻城东西,屡次强攻。郝昭只用三千兵丁,对立诸葛亮几十万人马,竟然相持

了二十余日,诸葛亮仍是无计可破。过了一段工夫,曹真差遣的援军来了,只好撤军。如许一来,郝昭立了大功,曹睿曾经下诏嘉许郝昭,赐爵列侯。

郝姓的祠堂里边常常有一副春联,上联是“储书栖腹”,或叫“储书晒腹”,下联叫“饮水投钱”。这是个甚么典故呢?上联讲的是:东晋期间,

有小我叫郝隆,这小我颇有意思。那时有个习俗,夏历七月初七,家家都要晒东西的,要把家里的被褥和不穿的衣服都拿出来晒一晒,由于这个时


候阳光最激烈,消毒功用最好。而这个郝隆呢,甚么都不晒,只把衣服散开,躺在院子里。他人就认为奇异呀,问:“你这干嘛呢?”他说:“在晒我

满腹的诗书啊,我的书都在肚子里,书也是要晒的嘛。”这便是上联的典故。下联是说:汉代有小我叫郝廉(另有一说叫郝子廉)。这小我是真耿介,廉

洁到甚么境地呢?他出个远门,喝人家一口井水,喝完后还要付钱,但可巧仆人不在,他就把钱扔在井里。这是两个能鼓励郝姓后人的榜样式人物,

因而被写进了祠堂的春联里。

郝姓在本日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排名第82位,生齿232.3万,约占全国生齿的0.21%。

文章《郝姓来源(郝姓来历起源)》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837076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