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郑姓女名人 郑姓的来源

分类:起名作者:年少不轻狂2025-03-03732

郑姓的根源

1、根源有四


一、出自子姓。契,是黄帝的后嗣,创造刻木记事的人,被赐姓子,厥后代汤树立了商代。

到商王武丁时,武丁的儿子被封为奠侯,以主持祭祀用酒而得名,为商代一诸侯国。奠、郑古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子姓郑国初在商代国都近地的北郑,今河南濮阳西南古帝丘之地,厥后为防周、羌之敌,西迁到商代西疆的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沦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左近。子姓郑氏的汗青最少有3200多年,这支最陈旧的郑姓,人寡势弱,今后不断无闻,大概吞没于姬姓郑氏当中。

二、出自姜姓。姜姓郑氏出自姜太公以后。

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实践沦亡。国人姓奠井氏,或者为郑井氏,亦即郑氏,这支姜姓郑氏也有3000年的汗青,厥后史乘上未见这支郑姓的去处,大概也吞没于姬姓郑氏当中了。

三、源出姬姓,姬姓郑氏出自周文王以后。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将财富、部族、家眷连同商人迁徙到东虢和郐之间,史称东郑。不久,犬戎联军攻破西周国都镐京,杀了周幽王和郑桓公,南郑遗民南逃到汉水上游的南郑,即今陕西汉中的南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在东郑登基,前后攻灭了郐和东虢,树立了郑,都新郑,即今河南新郑。郑武公、郑庄公接踵为周平王的卿士,郑国一度曾经是春秋早期的强国,后渐虚弱,公元前376年,韩哀侯收兵灭郑,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分布于陈宋之间。姬姓郑氏有2800多年的汗青。

四、出自异族的改姓。

我国的郑姓家系比拟纯真,直到宋代前没有发作其余异族基因流入的事情。宋代今后在郑姓人群中的异族混淆的首要事情有:北宋金国女真人石抹氏族改汉姓郑,清代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氏族均改汉姓郑。这些少数民族持久与汉族杂居后逐步被同化为本地的汉民。

2、迁移散布,凑集地

先秦时,立姓于陕西、河南的郑姓不断勾当于华夏地域,战国时开端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两汉期间郑姓由山东进入江浙,两晋之际和唐初唐末的三次华夏南下福建移民,大量郑姓先民定居于闽东和闽南,郑姓的中间开端在东南沿海构成。明末清初,郑乐成抗清进入了台湾。

宋代期间,郑姓约莫有75万人,约占全国生齿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生齿的25%。在全国的散布首要会合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生齿的50%,其次散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全国郑姓的散布首要会合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凑集区。

明代期间,郑姓约莫有10万人,约占全国生齿的1.21%,为明代第十五位姓氏。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生齿的25%。在全国的散布仍会合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约莫占郑姓总生齿的50%。其次散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宋元明时期,郑姓的生齿首要向东南迁徙,浙江为中间的郑姓凑集区开端构成。

3、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地点荥阳县,下辖包含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先的寓居地是开封县,即本日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落一带。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地点高密。相称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地点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地点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地点宛县。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出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期间的念书人多数专治一经,郑玄却单独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崇敬,特地在其故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当时外侮频频来犯,郑吉战胜了车师,使日逐投诚。于是天子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平安,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4、郑姓血型

郑姓人群的血型散布总的是:o型占35.2%,A型占29%,B型占27.5%,AB型占8.3%。

5、今世郑姓的散布

今世郑姓的生齿已达1100多万,排在第二十一名,约莫占全国生齿的0.9%。在全国的散布首要会合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约莫占郑姓总生齿的32%,其次散布于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江西、台湾,这八省又会合了40%的郑姓生齿。广东寓居了郑姓总生齿的12%,为郑姓第一大省。浙闽地域是郑姓生齿的凑集中间。 ()

郑姓在东南沿海地域是比拟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沪浙闽台、广东东部、海南、皖赣大部、江苏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吉林大部、辽宁北部,郑姓普通占本地生齿的比例在l%以上,而在中间地域此比例可高达3%,其掩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8%,寓居了约莫47%的郑姓人群。在广东西部、广西东南、江西西端、湖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重庆、湖北西部、鲁豫大部、皖苏北部、河北东北端、辽宁南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衔接地域、新疆西北,郑姓在本地人群中的散布比例在0.75%—1%,其掩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0.8%,寓居了约莫35%的郑姓人群。


文章《郑姓女名人 郑姓的来源》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8870112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