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董姓的辈分口诀 董姓的来源

分类:起名作者:陌然浅笑2025-02-25879

董姓的根源


1、根源有三。

一、出于董姓。

颛项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昊回在高辛氏时期前后任回禄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辨别开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

惠连氏族是一支善于制草绳的部落,董即是能制绳子的蘱草,惠连氏族以董为图腾,惠连氏族勾当于今太行山南侧。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饲养龙,龙即鳄鱼之谷名,蘱草制造的绳子是用来绑缚鳄鱼的。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氏称豢龙氏。董的古址在今山西万荣县南,是夏商时期的侯国。董国邻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采为晋国所并,子孙以国为氏。董姓董氏的汗青最少有4000多年。

二、出自姒姓。

约莫公元前2070年,禹树立了夏代,姒姓。禹后为夏王启,夏王启封其庶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辛、莘古代通用,厥后有辛氏。进入西周,厥后裔世代为周代史官,辛甲是周武王的太史,至东周襄王期间有周医生辛有,辛有之子到晋国任史官;自此今后,晋国有史官之职,并与籍氏一同监视晋典,封地在原董国故地,后嗣遂以董为氏,成为晋国旧贵族十一姓之一。姒姓董氏的汗青有2600多年。

三、来自异族的改姓。

自汉至唐,云贵地域的董姓已成为大姓,云贵地域的土著董姓厥后逐步同化为西南地域的汉族。听说早在先秦期间,董姓已经向西和向南移民,进入了甘川滇黔广阔地域,与本地土著杂居,董姓融人进本地的土著当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因而,我国的董姓同其余姓氏同样,不竭与其余民族交换,互有基因的活动。参加董姓群体中的西南、南边和北方异族首要发作的事情有:西汉早期的匈奴族、三国时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代吐蕃人的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羌人、宋代时的高句美人等均有董姓人融入汉人当中,清代时满洲八旗姓董鄂氏、栋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等全部族人的改汉姓董。导致东北地域多董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持久杂居,逐渐同化而成为本地的董姓汉族。

2、迁移散布,凑集地

先泰期间,董姓勾当首要地域在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域。到了秦汉,董姓已北扩到河北,东挺达山东,南渡长江越南岭进入了广东,东南直抵江浙,西部移民四川。到两晋南北朝时,甘肃和四川的董姓已繁殖成为大姓,同时向西南的贵州和云南迁徙。进入唐代,董姓的生齿重心开端在滇黔地域构成。宋代时,董姓向东南地域大量移民,同时西南的董姓进一步获得开展。清代是东北董姓发育和开展的最主要期间,康熙期间董姓初次移民台湾。

宋代期间,董姓约莫近46万人,约占全国生齿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生齿的22%。在全国的散布首要会合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约莫占董姓总生齿的64%,其次散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约莫又会合了22%,全国构成了以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为中间的董姓散布区。

明代期间,董姓约莫有42万余人,约占全国生齿的0.45%,为明代第五十五位大姓。棠元明600年全国生齿纯增加率是20%,董姓生齿增加为负值,净削减了4万。明代从前,董姓的主体不断在华夏,宋元明期间北方持续不竭的战斗,使董姓人群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生齿锐减。明代时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生齿的25%。在全国的散布首要会合于浙江、山东,这二省董姓约莫占董姓总生齿的44%。其次散布于山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这五省的董姓又会合了36%。宋元明600余年,董姓的散布总格式变更较大.其生齿首要由北标的东南迁徙,在东南地域开展不变,从头构成了江浙赣、鲁晋冀南北两块董姓生齿凑集地域。

3、郡望堂号

【堂号】"直笔堂"、"良史堂":春秋时分,董狐是晋国的史官,他写史务实存真,不怕势力。晋灵公被弑,董狐在史乘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子褒奖他是"良史"。董氏另有"豢龙"、"陇西"堂号。

【郡望】

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治地点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西汉时相称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域。三国时魏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北魏时相称今陇西县左近地。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国置国,后改成郡,治地点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相称今山东菏泽左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域。

董姓血型:

董姓人群的血型散布总的是:O型占33.1%,A型占28.6%,B型占29.3%,AB型占9%。

今世董姓的散布

今世董姓的生齿590万,排在全国第三十九位,约莫占全国生齿的0.48%。从明代至今600年中董姓生齿由42万激增道590万,增加了约14倍之多,董姓生齿的增加速率快于全国生齿的增加速率。自宋代至今1000年中董姓生齿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散布今朝首要会合于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四省,约莫占董姓总生齿的38%。其次在云南、黑龙江、浙江、安徽、山西、四川、湖北、江苏、甘肃,这九省的董姓又占了39%。河南寓居了董姓总生齿的12%,为董姓第一大省。全国构成了冀鲁豫、云川、东北三块董姓高密度聚居区。在600年时期,董姓生齿活动的水平和标的与宋元明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的迁徙表示很分明。 ()

董姓在人群平分布在云南大部、湖北北端、河南大部、冀京津鲁、山西南端、辽宁、黑吉大部、陕西中段、甘肃中南段,董姓普通占本地生齿的比例在0.72%以上,此中中间地域的频次达2.8%以上,以上地域掩盖面积约占了总疆土面积的18.3%,寓居了约莫46%的董姓人群。在云南北端和东段、四川、重庆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海南、赣闽北部、湖南北和南两头、皖苏沪浙、湖北大部、河南东南、晋陕甘宁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大部、黑龙江北端、吉林西和东两头,董姓在本地人群中的散布比例在0.36—0.72%之间,以上地域掩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寓居了约莫44%的董姓人群。


文章《董姓的辈分口诀 董姓的来源》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955419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