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19日电 18日,第29届鄂伦春族篝火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举行,打猎民族传播千百年来的篝火节“点燃”世代传承的丛林文明火种。
鄂伦春族是中国三少民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之一,生齿缺乏万人,聚居于中国东北地域。“篝火节”是鄂伦春族独一的传统节日。
图为鄂伦春族民展示打猎文明。 侯玉鹏 摄
篝火节当晚,夜幕低垂时,鄂伦春族的男女老小都身着节日艳服,经心装扮,来到依山傍水的篝火广场。“穆昆达”(族长)敲着“神鼓”,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上千名鄂伦春族人手持桦皮碗,边颂唱祭文,边用柳蒿枝洒酒祭火。
“这一天是我们族里最繁华的日子!”72岁的鄂伦春族白叟阿吉伦通知记者,“从前,族里的汉子们每次打猎丰登返来,都要围着篝火边唱边舞。如今尽管禁猎,但篝火节已经成为鄂伦春族的奇特丛林文明被传播下来。”
祭火典礼后,族民们跳起鄂伦春族奇特的“斗熊舞”,强健的夫君们展开“拉棍”“颈力”等传统体育名目,主妇们拿出精巧的狍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品,像赶集同样,向客人和族人展现本人精深的技术。
5岁的德洢勒恩随着妈妈来参与篝火节,玩儿得不亦乐乎,他通知记者:“我爱好篝火节,这是我们鄂伦春族的狂欢节!”
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主任代喜院暗示,火赐与了鄂伦春民族光亮与文化。千百年来,勤奋英勇、崇尚天然的鄂伦春民族筑起吉利的篝火,传承千年族风,篝火节的举行让独具特征的鄂伦春民族文明和丛林文明世代相传。(完)
文章《鄂伦春族特色 鄂伦春族传统节日(鄂伦春族举办传统篝火节》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