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易经全解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七)

分类:相术作者:烟雨相思醉2025-02-25658

  又看之卦“晋”,上卦离属阴,为“两地”之位。3、七两数当之,用“两分法”定之,3、七两数有高低之位;再看下卦为坤,坤之两分法部属位,下位之数“三”,故为“昼日三接”也。


  

  

  “是故易逆数也”,“是故”二字是承前文“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申诉总结高度归纳综合之辞。“逆”迎也,便是说易数的办法是用一往一来相“迎”而定。是用八卦相错,“参天两地”倚数之事。上面仅举两地之数三例,参天之数仿此。

  参天两地而倚数之法,是以本卦之卦相逆而成。一卦可变六十三,加本卦共六十四卦。本卦之卦又可互为主客,参伍错综,通变发扬,加以刚柔相推,更是变更无量,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干以君之,坤以藏之。
此章笔墨,自力成章,摆列构造也不不异,先后仿佛不相连属,若说旨在类象,又何故不摆列在第七章以后,与万物类象编在一同,岂不层次井然;条理愈加明白,又何故将“干以君之,坤以藏之”摆列末了?此中颇露眉目。马国翰辑遗书《归藏》引“何乔新曰:隋经书志有归藏十三卷,出于刘光伯所上,意甚浅薄,书虽不传,《易》所谓‘坤以藏之’即归藏之遗意也。”金景芳先生《说卦传略说》“从寰宇定位,山泽通气,到干以君之,坤以藏之,是《归藏》易遗说”。确实此章是自力成文,先后仿佛不相联络。夙昔人早有《归藏》遗说之发明,却非偶尔。其书虽己失传,其术依然传播于民间,真是“礼失求诸野,易失求诸民”。其真实《系辞传》中,又不无蛛丝马迹可寻。在古传的先天八卦图或者后天八卦图,和中天八卦图等,皆是八卦排八方,中心无卦,实践上在易学使用颇具奥妙,为何在传承的《河图》、《洛书》、《遁甲》、《太乙》都有中五?为什么中宫无卦?而《遁甲》中五寄用中坤二,这便是“归藏”所得为坤,井非寄用。《系辞传》曰:“范畴寰宇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日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神无方而易无体”便是阐述“中宫”之神妙(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不落方所,没有方位,故曰无方;没有牢固而卦象,故曰无体。在使用时,用“归藏”法将八方卦体浓缩入中,于是中就得出个“范畴寰宇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整体卦象,便可依据这个卦象作出判别。也便是《系辞》“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贤人同忧,大德大业至矣哉”。“显诸仁”,“仁”为中间,如桃仁、杏仁。“藏诸用”,适用“归藏法”得出归藏入中之卦,可动用事物效人桴鼓,这个办法能够处理贤人的担心(贤人指后文南面听全国,响明而治的帝王)。故曰“不与贤人同忧”。用《易》能够将本人的事业开展强大,但必需要有“大德”为根底作条件,崇德广业也,故曰“大德大业至矣哉”。
 


  “归藏法”是“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顿在八卦图中央,建中立极,“爱”者阴阳交相入中,是“通乎昼(阳)夜(阴)之道而知”,乃“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中道,归藏入中,无所方,无定体,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继之者善也”,阴阳得配为生,为阳为善,“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是乐成于阴阳属性的成效。故曰“成之者性也”。可见,“易以道阴阳”,事之成败,是由阴阳属性中表现出来的。
 

  “归藏法”很简略,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象数操纵中的落实。以两卦同位相归藏,凡是阴阳得配为生为阳爻,阴阳失配为逝世为阴爻;归藏出另外一个卦来。比方:用离与震相归藏得艮。
同爻位相加,阳见阳,阴见阴为偶为阴爻。阴见阳,阳见阴为奇为阳爻。三爻备则一卦全。离震相归藏得艮,艮为止,余类推。凡是首先八纯卦,高低卦不异者归藏皆得坤,六十四卦全数归藏亦得坤,故曰“归藏首坤”,坤为地舆之学经常使用之。活人归藏于阳宅,逝世人归藏于阴宅,民间传承有归藏法,阳宅有八宅法,阴宅有玄空大卦法、三元地舆法和择日学等(待另文专述)。
 

  本章摆列很有“归藏法”分明的法则,最末一句为“坤以藏之”,确实八个卦全数归藏即得坤。它的摆列肇端是从“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震巽二卦主爻鄙人,属位地之道,归藏属地易,故曰首坤,然后由人天之位顺次排去,直至“干以君之,坤以藏之”而终。凡是阴阳正配者,归藏皆得干,干以君之,震巽归藏为干,君以隧道也,坎离归藏为干,君以人性也,艮兑归藏为干,君以天道也。干君之以寰宇人,坤藏之以寰宇人。此章八卦之象义,其为归臧入中卦象之义,故特提出而置于文中也。
《周易.小成图》用法,中宫无卦象,就契合“神无方而易无体”,是无方所,无定体,待临事使用时,将四正归藏入中,则有象可见也。“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贤人


文章《易经全解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七)》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67654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