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是13到14世纪才传入中国,古代没有对于年龄的说法,各个年齿段有其差别的称呼,并且夫君和女子的称呼也纷歧样。比方,夫君13岁称作舞勺,指的是古代13岁男孩进修的一种文舞,而女子13到14岁称作豆蔻。
前人对于年齿的称呼有着很美妙的描绘,此中大多都来自于诗词,有的不断持续至今,构成了对于年齿的一些成语。比方,豆蔻光阴就指的是少女的芳华光阴,此中豆蔻来自于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仲春初。”
古代男女各年齿的称呼及根源
年少期间
汤饼:出身三天,约请亲朋吃汤饼。
初次:周岁时分,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次兮,肇锡余以嘉名”。
生小:年少期间,出自《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童年期间
总角:儿童期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红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好像羊角,因而称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比总角稍大一些,还未冠,头发下垂,因而称作“垂髫”。
始龀:7,8岁摆布的年岁,龀指的是换牙,始龀指儿童开端换牙的期间。
教数:9岁开端进修的时分。
外傅:10岁到了外出修业的年岁
少年期间
舞勺:指的是夫君13岁,是一种13岁男孩进修的文舞。
豆蔻:指女子13~14岁,出自《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仲春初”。
束发:指夫君15岁,15岁为成童,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
及笄:指女子15岁。
青年期间
舞象:指夫君15~20岁。
待年:指的是女子成年待嫁,常有待字闺中的说法。
弱冠:指夫君20岁,古代夫君20岁行弱冠之礼,暗示已经成年。
丁壮期间
而立:指30岁,30岁又叫而立之年。
中年期间
不惑:40岁,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命:指50岁,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暮年期间
花甲(耳顺):指60岁
古稀:指70岁,出自《曲江》“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皓首:指暮年期间,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70~90岁,出自《汉·曹操·对于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膏泽广及草木虫豸”。
黄发、鲐背、期颐:指长命白叟。
文章《女子0到100岁的雅称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