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势/正文

山东济宁丧葬习俗

分类:运势作者:并非雾里看花2025-02-25696

白叟逝世,要进行悲悼掩埋典礼,俗称“发丧。”旧时,依据家庭经济前提,发丧的方式和范围差别甚大。但总的进程是大抵不异的。

穿衣。病人行将咽气(或者咽气后),即由亲邻协助穿送老衣。衣裳必需是双层夹衣和棉衣,扣子全用带子替代。咽气后,行将尸体放在堂屋当门的一张床上,俗称“上灵床”,意为寿终正寝。逝世者脸上盖“蒙脸纸”,双脚用苘束住,袖内放“打狗饼”。灵床前放一张桌子,其上放“长明灯”、“倒头饭”,大门旁搁置“隐身草”。同时将内装纸钱并写有逝世者名字和住址的纸褡子烧掉。

报丧。人身后确当天或者次日即派人到各亲戚处报丧,俗称“送信”。女儿、半子、姊妹等嫡亲,接到报丧后立刻前往吊孝,普通亲友则鄙人葬当天前往悼念。

带孝。白叟逝世,后代和近门晚辈要戴白帽,穿白大褂。儿子腰间要系一束茼,耳上系棉球,俗称“披麻带孝”。依据和逝世者的干系远近,凶服有所差别。丈夫逝世,老婆也要穿孝;老婆逝世,丈夫则不穿孝。

设灵棚。人身后,灵柩放在堂屋当门,两旁铺上麦秸,后代跪守东西两旁,谓之“守灵”。发丧时在堂屋门前搭一棚子,俗称“灵棚”。内置一桌,其上摆放祭品及灵牌或者遗像。近支男性晚辈在棚内两厢跪棚。

入殓。先由后代给逝世者净面、梳理。棺底铺草木灰,然后将尸体放入棺内,谓之“入殓”,又称“成殓”。钉棺盖前,由逝世者老外家的人(逝世者系女性则由外家的人)验看,俗称“观殓”。钉棺盖时,由逝世者老外家的人(逝世者系女性则由外家的人)砸第一锤。俗称“引钉”。


扎纸。白叟逝世,后代要为其扎纸楼、纸人、纸牛、纸马、纸轿等,入葬后燃烧。悼念。白叟归天,尸体安顿3天,俗称“撂三天”;也有尸体安顿7天的即“一七”发丧。正式悼念鄙人葬行进行。亲朋带着祭品、锡箔、丧幛、礼钱等前去悼念,俗称“吊祭”。祭品有“三牲一案”(鸡、鱼、猪头);“三牲供”(鸡、鱼、肉);“腥供”(一块肉);“荤供”(油炸供品);“果供”(几样糕点),果供最重者为13样糕点,俗称“十三色”。丧幛为8尺摆布的布料,其上挂以简略悼辞,如“风采犹存”等;如逝世者系女性,悼辞多为“驾归仙境”等。悼念勾当由礼相大傧批示,俗称“大执”。悼念者分批进入灵棚向逝世者牌位或者遗像行“三跪九叩”礼。祭祀时,守灵后代号啕大哭,唢呐伴奏哀乐。

请客。发丧之日,客人到齐,祭祀终了,便宴宴客人。俗称“喝豆腐汤”、“喝杂菜汤”或者“吃酸馍馍”(有之处进行葬礼后宴请来宾)。孝子顺次到丧宴前叩首,谓之“安饭。”

文章《山东济宁丧葬习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deiguo.com/a/1699337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