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重阳节的习俗有甚么
敬老
重阳节也是的白叟日,人们要抒发对于白叟的尊崇,倡议全社会建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之风。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度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吃切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9月9日清晨,拿年糕骑在孩子额头上,嘴里念道着,乞求孩子百事俱高,这是前人玄月做年糕的本意。
在天津,玄月九日吃年糕,取其登顶之意,也是永生不老之愿的表现。别的,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被接回家切年糕,也被称为“添秋肥”,圆圆百口一同用饭。因而,重阳节也被称为女儿节。
但这一风俗大抵保存到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天津后,惨烈地冲击了天津传统文明微风俗,这一风俗也消逝了。
吃羊肉面
重阳节吃羊肉面。“羊”和“阳”的谐音,相称于重阳之典。面吃白面,“白”有“百”字去顶“一”,百减一即是九十九的寄意,应“九九”之典。
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羣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大纲》上,羊肉被称为弥补元阳益气的温热补品。秋冬吃的话,能够起到补寒的两重成效。
天津人重阳都去哪登高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老城笼东门外,有650多年的汗青,是老城笼地域最高的修建物。多年来,天津人相沿了重阳佳节来到玉皇阁,在栏目里远眺的习气。
《康熙天津卫志》记录了天津重阳节时期的风俗:“玄月九日重阳节,以玉皇阁为登顶之地,城内水月庵与诸道观拜见斗极,蓄香余日,焚历日夜。”
1931年版的《河北省天津志略》一书中也有以下记叙。“玄月初九为重阳节,登高为斗极之会,住民多吃羊肉暖锅,亦吃年糕,以麦片为年糕,枣栗糖果为上者,怙恃必嫁人与妇同食,故亦称女儿节”。
这两个字的记录十分简略,但为明清期间天津人太重阳节风俗供给了线索。
明清两代,玉皇阁是天津市最高之处之一。因而,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普通来这里登高。
古代天津城有鼓楼这个都会的高峰,良多人去鼓楼登高望远,但良多人挑选了玉皇阁。
其首要缘由是,那时鼓楼四周是住民区,周围不宽阔,玉皇阁面对海河,四一壁宽阔,让人感应心旷神怡。在三差河口能够看到海河斑斓的秋色。
文章《天津节日风俗 天津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