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仲春初二,是民间俗说的龙昂首,也有之处叫稼穑节、春耕节,或青龙节、春龙节,处于二十四骨气中的惊蛰先后。老苍生为何把此日叫做龙昂首?该当与天象及季候有关,源于太古时期人们对于天然天象的崇敬与害怕,也是农耕文明的雏形。
仲春二龙昂首的来源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一年的二月卯月(斗斧正东)的地方,“龙星角”就从东方地平线回升起,龙昂首由此而来,意为龙竣事了蛰伏的埋伏形态,醒过来了,要呈现在地外表上,显露头角,也指经由蛰伏,百虫复醒。从季候讲,夏历仲春初二,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三个骨气当中,属于二月。夏历一年分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三个月为一季,春天正月为孟春,仲春是二月,三月为季春。冬去春来,大地苏醒,阳气生发,雨水增加,万物盎然,繁忙的春耕开端了。于是,人们把这一天看做新年肇端的好日子,乞求人世大地万象更新、纳祥运行、一年顺顺铛铛。
仲春二龙昂首的习俗习气
一、驱虫:仲春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春季来了,冬眠一冬的害虫开端勾当,老苍生要在此日驱除了害虫。点着烛炬照着房梁和墙壁,口中念念有词“仲春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用棍棒、扫帚或鞋子敲打梁头、墙壁、流派、床炕等意味本领,驱除了蛇蝎、蚰蜒、老鼠等害虫。
二、剃头:仲春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力头
民间以为仲春二是蛰龙仙游的日子,在这一天“剃龙头”,会令人隆运当头、福星高照。因而,民谚也有“仲春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力头”的说法。孩子剃头,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安康生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剃头,叫“剃龙头”,辞旧迎新,但愿带来好运。
回外家:仲春二,接宝物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外家,所以到了仲春二,各家都接女儿回外家。我百姓间有“仲春二,接宝物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示出怙恃盼女归的心态。
三、食俗:仲春二,吃龙食
提到“仲春二”,人们在饮食上凡是考究与“龙”挂钩。北方地域这一天,面条称为“龙须”,饺子称为“龙耳”、馄饨称为“龙牙”,汤圆则称为“龙眼”。清末的《燕京岁时记》也提到了龙昂首:“仲春二……今人呼为龙昂首。这天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文章《二月二龙抬头吃啥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讲究》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