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以阴阳五行思惟为根底的。乾卦为阴阳,有弓中有箭的象,坤卦为五行(月所走的五条路途),有以弓箭发射的象,标明有了弓箭的器物。乾、坤两卦联合起来看,乾是设想的,坤是施工的。要造一幢衡宇,就得先有设想的蓝图,然后模拟图象施工,建成衡宇。这便是“开物成务”的事理,先有抽象的,后有详细的。这不是甚么唯心主义。由于这不是讲宇宙论。《易》作者在宇宙生成论上,是百分之百的唯物主义者,详见后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先有乾卦中的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后有坤卦中的器。“乾以易知”,乾是赐赉聪慧的;“坤以简能”,坤如简策,记载常识,而有使用的才能,所以说:“易、简而全国之理得矣”。日有知,月有能。地下的太阳供给光线,玉轮应用日光反射以普照大地。这是易、简的事理,也是由浅易而变易而不容易(恒)的事理。
因而《系辞传》说:“乾知太初,坤作成物。”又说:“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师法之谓坤。”《易经》首先讲万物生成的事理。
《系辞传》为了阐明生生之道,举出了一系列观象制器的例子。比方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欠亨,致远以利全国,盖取诸涣。”
涣卦坎下巽上。坎为水,巽为风。风是月的切口。流行水上,便是月行水上。月意味舟,前人造舟,脑筋中必先有一个意象,其意象非必玉轮不行。同时也不要误解,前人创造舟楫,并不是要等候有了《易经》的涣卦不行。
文章《乾坤为《易经》之门》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